新仓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草根欲言

【诗词学院】律诗浅说(转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07: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关于“撞韵”、“犯韵

关于“撞韵”、“犯韵” (2012-03-19 14:30:04)转载▼
标签: 文化
本来关于诗的格律,古今任何教材都只讲到平仄、押韵,从来没有规定什么犯韵、撞韵的问题。是后人为了使诗更加有韵律美感而总结出来的,应该是熟练掌握写作后,进阶的课程。近来老有人拿这个说事,并且还成了写诗的“规矩”而不可逾越,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以正视听。
一、基本概念
1、押韵。 即在诗词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由于从古至今汉字的声韵系统出现了一些变化,因而就有了古代、现代两个声韵系统,所以诗词的押韵也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照古声韵系统来押韵,二是按照现代汉语的声韵系统来押韵。在诗词创作实践中,使用旧声韵和新声韵的诗人都不在少数,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前者略多于后者。
   遵循古声韵的,诗押《平水韵》就可以了,如果写古体诗,还可以邻韵通押。词一般按《词林正韵》来押韵。遵循现代声韵系统的,诗词都按《中华新韵》押韵就可以,没有必要区分今体诗韵、古体诗韵和词韵了。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重要的是要把诗词的意境、情感表达出来,不论用什么系统都行,并没有规定一定要用什么韵,也绝不存在高下之分。没听说过一首歪诗因为用的是平水韵就自然归为好诗而高人一筹。
押韵还有些较细的要求,就是古人讲的“押韵八戒”,即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2、落韵 。 也叫出韵。就是一首诗某个韵脚上用了其他韵部的字,与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比如,前一句用“寒山”,后一句突然成了“麻花”。一首诗押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
3、凑韵。俗称“挂韵脚”。就是为了押韵,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这是不行的。
4、重韵。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5、倒韵。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6、哑韵。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读起来也不响亮,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
7、僻韵。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又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袁枚老先生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8、挤韵。又叫“犯韵”、“冒韵”。就是在押韵的句子中,特别是二四六位置上,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造成句读拗口。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
9、复韵。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
10、撞韵。就是不用韵的句子最后一个字(为了与“韵脚”相对应,我们叫它“白脚”,比如七绝的第三句)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比如韵脚处分别用:山、间、岸、还。
11、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连韵也叫“合音”。 比如韵脚处分别用:深、身、望、神。
12、死韵。诗中押韵的句子我们叫它“韵句”。对于韵句而言,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了最后一个字上,也即落在了韵字上,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死韵”。
13、活韵。根据整句是的意思,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韵字之前的别的字上,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活韵”。
14、出韵。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
15、窜韵。由于不知道异义、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作诗就会窜韵
16、三阴平韵。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07: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犯韵会伤害到诗的韵律美感
1、从一般角度上来讲,如果发生了“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读来粘滞、涩口,所以不宜出现这种情况。例如:
山林乌啼月痕移,云卷风疏竹影低。
清泪丝丝梦中洗,泉声夜落小楼西。
这首诗写得生动活泼,基本上还是不错的。但我们读起来总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因为这里第三句末尾的‘洗’字出现了“撞韵”的“硬伤”。“洗”字一出来,后面的“西”字就完全被压住了。读到那里,就觉得憋了一口气,“西”字的韵律感读不出来。
2、一般来讲,韵脚处时诗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关键之处,好比音乐的鼓点节拍处,要格外凸显出来,如果“犯韵”,别处也用了韵脚相同的字,就会冲淡韵脚的艺术效果。比如:
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这首诗情景描写很到位,意境也不俗。但是,它押的是上平声的二冬韵,而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逢”和“峰”这两个字,也在二冬韵里,这就“犯韵”了。但是我们要注意,“茸茸”二字是叠字用法,或者有些固定词语,不属于“犯韵”。
3、连韵对诗句的韵律是有伤害的,在七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诗人在创作七绝的时候也是比较注意的。因而要在古人绝句中找出“连韵”的例诗是非常困难的。相对来说,律诗中连韵现象要多一些。例如: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杜甫《堂成》
其中“巢”和“嘲”就是连韵。
4、三阴平。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例如: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七绝·凉州词
在这首诗中‘间’、‘山’、‘关’组成了三阴平韵,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三阴平的伤害,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关键是第二句的‘万仞山’把这句诗做成了“活韵”。一活全活,流畅而完美的音韵,历千年而不衰。
其实这首诗也是“挤韵”的经典大作,大家不妨再仔细看看,作者是如何把“挤韵”的伤害消于无形的。

严格说来,押韵诸戒是对诗人提出的高层次要求,是一种押韵技巧。它所指出的问题,并没有违反诗词押韵的普遍规则,不是诗词创作的硬性规定。但是,它们又确实会对诗词优美和谐的韵律造成一定的伤害,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硬伤”。所以,要想写好诗词,这些问题是要尽量避免的,或者又是不可避免,却不能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三、规矩不可不知,不可拘泥
诗词是一种艺术创造,不懂得基本的格律,显然不得窥其门径。但是,拘泥于规则却是艺术的死敌。面壁十年图破壁,有许多优秀的诗篇的精彩之处,也恰恰是它出格之处。还是让我们其实找一个例子,特别是那些著名的诗,来检验一下就知道了。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首诗中,“江南岸”的岸字便是“撞韵”了,但我们并不觉不好。
再看一首韩愈的《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好去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三句中的“去处”也撞韵了,而且“去处”是叠韵,还是双撞韵了,我们不仅不觉不好,反而是很好。
再看看“挤韵”。上面例子中的“江南岸”的南字,其实就是犯了挤韵,我们并不觉不好。
再看诗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结句中“襄阳”二字也是犯挤韵,同时是叠韵的挤韵,我们没觉得不好,相反音乐性更好了。
再比如《蜀相》的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是叠韵脚,前一个森字便是犯挤韵,但我们也不觉不好,相反也是音乐性更好。
关于挤韵,还有说法是过多使用相同韵母的字。典型的例子如“粉红墙上三黄凤”,其中“粉红”叠韵,“墙上三黄”是近似四叠韵。的确有点不太好,叠韵最多不宜过三,好比二奶让人喜欢,小三有点招人嫌了,但也有例外。
比如“晚烟残”我们觉得稍拗口,但“晚烟寒”并不觉拗口,还感觉音乐性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因“晚烟残”的残是个过程,用“晚烟残”收句的话,残是收口音,便是“死韵”——重点意思落在尾字韵脚上的韵,有人称之为“死韵”。而“晚烟寒”的寒只是感觉,重点意思在“晚”字,便是“活韵”。我们还观察到,三叠韵的字不能全是平音字,如“田园烟”,便很拗口。
我近作的一首《清明》:
春风已绿渭河滨,
岭外乡音久未闻。
欲寄冰心家万里,
清明烟雨泣孤坟。
这首诗里就有犯韵的,本来可以避免的,我专门写出来,给大家看看,也没有什么不妥,并不伤害诗意、韵律。第二句“乡音”犯韵,首先这是一个词组,正是我要表达的思想;另外韵脚处的句读重心在“久”字上,“活韵”就挤不住。第三句“冰心”因为这一句不押韵,严格地说不算“犯韵”,也就是说犯韵的字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绝对不可用的。当然,在某些专家学者看来,犯韵就是不行,没什么可强辩的。我无语,道不同不相为谋。
(本文素材全部来自网络文章,持相同观点者,谨此谢过!)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07: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押韵八戒
押韵八戒
诗之有韵,犹屋之有柱;柱不稳,则屋必倾圮。韵不稳,则诗必恶劣。故押韵之所当戒者,初学亦不可不知,兹试分述于下:

一、戒凑韵
俗亦称“挂韵脚”,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二、戒落韵
落韵者,出韵之谓也。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诗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三、戒重韵
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四、戒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也。然此二字于词义尚无碍,不妨倒用。若强山林树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觉不通矣。

五、戒用哑韵
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

六、戒用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字,训轻举;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者,则亦不妨押之。

七、戒用同义之韵 (复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八、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风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粘之弊,初学最宜审慎。

律诗四忌

何谓律诗四忌?一曰不工,二曰不贯,三曰不自然,四曰不典雅。初学作诗者,于前述种种忌病,既已领会,则尤当注意此四忌也。今述如下:
一、不工
律诗最重对偶,苟对偶之句配搭不匀,便不工矣。
二、不贯
律诗以第一联为起,第二联为承,第三联为转,第四联为合。苟不知起承转合之层次,而两两相凑,便不贯矣。
三、不自然
律诗于立意、造句、炼字、修辞诸法,在在皆当研究,苟其徒重对偶,于诗之意义词句生拍硬截,便不自然矣。
四、不典雅
律诗宜善于运用古典,若只将迎眸、屈指、好将、从教称字,铺张字面,便不典雅矣。

绝诗四忌法

何谓绝诗四忌?曰可加可减、可多可少、可彼可此、可上可下是也。学者于律诗四忌又知趋避矣,故再以绝诗四忌示之,仍分述如下:
一、可加可减
如五绝之诗,加二字为七绝;七绝之诗,减二字为五绝之类。
二、可多可少
如一诗之中,一意分为四句,或四句仍归一意之类。
三、可彼可此
如咏梅之诗,可移而咏菊;咏山水之诗,可移而咏风月之类。
四、可上可下
如七绝仄起押韵之句,与第四句同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苟其不分层次,上句与下句可以互易之类。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07: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诗五戒

何谓作诗五戒?一戒讥讪,二戒谄谀,三戒鄙俗,四戒纤亵,五戒剽窃是也。学者于上述八病五忌既已知之,则此作诗五戒,尤不可不注意焉。兹更详述于后:

一、戒讥讪

古来谑语嘲歌,大都轻薄者之所为,及读韩昌黎赠张曙诗,有“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二句,以江总之奸佞比曙,似是昌黎失检。故赠送之诗,宜借古人之才华位望相似,否则稍一不慎,受者即疑为有意讥讪,衔恨报复,卒无已时,可不戒哉。

二、戒谄谀

昔杜子美赠郑谏议诗,只赞其诗词,不言其谏诤,斯为不谄。
三、戒鄙俗

鄙在立意,俗在造句。凡稍有气骨者,或不肯自蹈卑鄙之弊,俗则非着意锻炼,即未能免。如张?引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未敢潜忘秣饲恩。”言其为乞儿语,亦恶其鄙耳。白香山长于叙事,求解老妪,遂加以“俗”之一字。观此,则鄙俗之病,古人尚未能免,而谓学者可不留意乎?

四、戒纤亵

一字至九字诗,虽曰旧格,终近游戏。至地名、人名、药名、数目诸体,则纤矣。西昆、香奁,专咏艳情,《唐诗别裁》屏而不录,惩其亵耳。初学作诗者,最喜吟风弄月,坠入魔道,心术日非,此尤不可不力戒也。

五、戒剽窃

释皎然谓诗有三偷。其上偷势,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语。周以言偷唐人诗云:“海色晴看近,钟声夜听长。”较原诗只改“雨”字为“近”字,“潮”字为“长”字而巳。黄鲁直偷李白诗云:“人家围橘柚,秋色老梧桐。”较原诗只改“烟寒”为“家围”二字。此皆不免蹈偷语之病。初学作诗,脱胎犹非所宜,况剽窃乎?戒之慎之!

学诗五忌

前言八病,所拘太严。初学作诗,苟其奉为准绳,则天机束缚始尽,安能望其发挥性灵乎?然而通常五忌,则不可轻蹈。兹再条列于下:

一、格弱

诗贵格调高古,句句无懈可击,否则即为格弱。《李希声诗话》曰:“薛能,晚唐诗人,格调不高而妄自尊大。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注云: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薛能大言如此,今读其诗真堪一笑。刘白之词,则绝非薛能可及。刘之词曰:‘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白之词曰:‘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其格力风调,岂薛能所可彷佛。”于此可知格调之不可不讲也。

二、字俗

诗中下字须有来历,尤以典雅为贵,否则即为字俗。但古来诗人,亦有诗中用俗字者,如老杜诗云:“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又“楼头吃酒楼下卧”、“梅熟许同许老吃”。诗中之“个”字“吃”字,均俗字也。今读之不觉其俗,而只觉其佳。此则在于善用之耳。若初学则功夫未深,终以不用为是。

三、才浮

诗贵含意不尽,藏才不露,否则即为才浮。如白乐天《宫怨》云:“泪满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又王昌龄《宫怨》云:“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声,犹带昭阳日影来。”二诗用意,何等含蓄。

四、理短

诗贵理由充足,不可牵强,否则即为理短。如张继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则佳矣,但夜半非撞钟之时。①又白乐天《长恨歌》云:“峨眉山下少人行”,峨眉在嘉州,与幸蜀全无交涉。又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虽描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但夕阳迟不独在花坞,春水漫不仅限柳塘也。此皆谓之理短。

五、意杂

诗意须如联珠贯串,一线到底。若一诗之中,上句谈天,下句说地;或前联吟花,后联咏草,意义绝不相关,即为意杂。是亦学者所宜深戒也。
发表于 2016-11-15 07:4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草版分享!
发表于 2016-11-15 07:4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细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07: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诗八病

  昔人论诗有八病。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正纽,八曰旁纽。在初学对此八病,虽不必十分注重,然亦不可不知。今试分别言之,并举例如下:
一、平头
谓上句一、二两字不得与下句一、二两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与“欢”同声,“日”与“乐”同声之类。
二、上尾
谓上句末一字不得与下一句末一字同声。如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齐”同为平声之类。
三、蜂腰
谓一句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同则两头大,中心小,似蜂腰之形。如古诗“远与君别久”句,“与”字、“久”字,同为上声之类。
四、鹤膝
谓第一句末一字不得与第三句末一字同声。同则两头细,中心粗,似鹤膝之形。如古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截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素”字、“扇”字,同为去声之类。
五、大韵
谓上句首一字不得与下一句末一字同韵。如古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字与“垆”字同韵之类。
六、小韵
谓上句第四字不得与下句第一字同韵。如古诗“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字与“清”字同韵之类。
七、正纽
谓上下两句之中,有一平声之东字不得再用上声之董字及去声之冻字。因东、董、冻三字为一纽也。如古诗“我本汉家片,来嫁单于庭”。“家”字在平声六麻,“嫁”字在去声二十二祃,同为一纽之韵。
八、旁纽
谓上句首一字已用平声东韵之字,下句首一字不得再用上声董韵或去声送韵之字;或上句已用董韵、送韵之字,则下句不得再用东韵之字。如古诗“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丈”字在上声二十一养,“梁”字在平声七阳。“梁”与“长”同韵,而“长”字与“丈”字即为一纽之类。

格律诗词写作十五忌

1.忌无韵无律。
2.忌无章法。
3.忌字、词、句、意重复,落入自己或他人窠臼。
4.忌用句粗俗不雅、陈旧、枯燥、呆板、晦涩难懂。
5.忌无形象或形象不鲜明及无形象的空洞议论。
6.忌罗列与诗意无关的现象或将感想当诗。
7.忌句意、诗意直白不含蓄。
8.忌无感情或感情淡薄。
9.忌心胸不广,脱离现实,无病呻吟。
10.忌描写事物内外前后矛盾,不符合事实。
11.忌褒贬过头。
12.忌关门写诗,不问世事。
13.忌轻视修改,急于求成。

写咏物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寄托,有情趣,有言外之意。
2、注意意、象、音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可成为“打一物”的谜语。
3、咏物要“一语双关”,字字句句描写此“物”,时时处处影射彼“意”。
4、此物和彼意的特征须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两者联系需自然,不可牵强。
5、如是正面之物,要注意所咏之物能给人以美感。
6、如是反面之物,则要注意讽刺的分寸,不能过火和失实。
7、最好能以小见大,由物及人,借题发挥。
8、先铺垫,或写形,或写事,不道破;后点题,或写意,或抒情,一语道破。
发表于 2016-11-15 10:5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草版分享
发表于 2016-11-15 16:1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好,抽空认真学习!
发表于 2016-11-15 17:4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草版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仓论坛 ( 京ICP备03017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80号

GMT+8, 2024-3-29 23:28 , Processed in 0.0642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