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仓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4|回复: 26

任故园水深千尺,抑又何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5 13:3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含羞草 于 2018-5-25 21:42 编辑

任故园水深千尺,抑又何伤
       移民往事追忆
文/含羞草
       在花凉亭水库建设过程中,曾经的库区移民工作不仅任务艰巨而且意义重大。而当年成千上万的移民,在迁移过程中迈开的脚步和内心情感的纠葛,更浸透历史的厚重。如今,当我们走访亲历那段历史的老人,听他们讲述他们当年迁移的往事,仍让我们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 !
     “那一年我才18岁,刚刚经历了父母去世,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现在76岁的路善厚老人说起当年,仍流露出伤感。告诉我们说:“老家在罗溪公社金星社第四生产队,离塔镇的那座塔不到二里地,因为塔附近很热闹,所以小时候没事常到塔那边去玩,记得塔是六角七层,里面是空的,哪边有辛姓大户,外号辛老五,开了个杂货店,货物比较齐全,相当于现在的超市吧。
     因为花凉亭水库动工修建,政府要求和动员居民外迁,年龄大一点的老人肯定舍不得,故土难离呀!我当时年轻,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负担,觉得也无所谓,不过归根结底也还有些舍不得,当时的想法是,先待着不动,到时再看看,等大家都搬走了,一个人再走也不麻烦,后来,许多人都搬走了,我也得走了。走之前,把家里的老屋拆掉,木材处理了,按一分钱一斤处理的,我记得是160斤树木卖了1.6元钱。我下来的时候从水路运了一张竹床,自己就挑了一只柜子和一只谱箱,装点自己的衣服。因为靠肩膀挑着步行,其他东西也带不了,从家里出发到岔路口,天色就晚了,人也是又累又饿,于是就到岔路口住了下来,同行的人有借宿的,有住屋檐下的,我一个人是住旅馆的,主要原因是旅馆中能给我弄点吃的,那时生活很难啊!
     第二天继续出发,到达花园公社,当时家里没有锅台的,都是在大食堂吃饭。我们刚到花园公社根本没有米下锅,记你当时公社里一位姓吕的副书记(据查《花园乡志》是吕应如同志)从黑漆门楼(今新仓镇同兴村)调来10斤大米给我们救急”。
    “调来10斤大米,在1959年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老人强调说,言辞中,仍看得出老人对吕副书记的感激。
   “那段日子,我一直不愿提及,我的一对双胞胎孩子就是在那期间没了的!”提起移民的初期,如今83岁高龄的施达云老人还是忍不住抹眼泪,她是移民到花园后的妇女生产队长,触及伤心往事,老人一度哽咽:“我带你去找体根吧,说起来我这条命还是他救的!”
    老人提到的体根,是路体根老人。路体根老人今年82岁,是当时的生产队长。也是一位亲历移民的老人。
    “衣食住行,先说吃的吧!那时有两个食堂,一个是劳力食堂,主要供下田地生产的青壮年劳力就餐,他们要干活,粮食标准也高一点,开始每人每天有1斤米;还有一个老幼食堂,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就餐,粮食标准自然低一些,最困难时一天一两米,甚至没有,所以饿死人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路体根老人说:“那时候,真的想回老家路家牌楼去。可是老家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房子一间3元处理掉了。”
  “搬下来的时候,家里也没什么东西,就是有,也搬不了,水运的能力也很有限,有些东西根本不给搬运。人平安能到了就不错,可惜有的人就倒在来的路上了!”老人说到这里很伤感,似乎不忍再说下去。
  “就像她吧,”路体根老人指了指施达云老人继续说:“她丈夫在徐桥煤矿上班,搬下来的时候一个人带着3个小孩,其中一对孪生姐妹才8个月。大孩子是请别人挑着,自己用稻萝挑着一对双生。”
  这时,施达云老人接下说:“到了花园这里后,原来的居民已经迁走,房子腾了出来。按照房子上贴的名字自己找到后入住。”
  “但那哪叫房子啊,就是几面土砖砌的墙壁,里面其他的东西都搬走了。因为畈区木材紧张的缘故吧,把楼板都搬走了,架楼板的桁条也抽走了,墙上到处是洞,墙壁肯定也受损了。我住进去刚刚一个月,我记得是农历三月初三晚上天还没亮,墙就倒了!我的孩子就是那天晚上没了,如果不是体根帮忙,我的命可能就没了!”施达云老人补充道:“那天一晚上的大风暴雨,土砖墙壁本来受损了,又被雨水浸泡。当时我和孩子就打地铺睡在地上,天快要亮的时候,墙就轰然倒了!一方墙壁全部压在我和孩子的身上!”
  回忆起那一次施达云老人一家的遇险,路体根老人说:“我住在附近,听到声音赶紧起来了,发现墙倒了,就到处喊人来帮忙。然后大家就用手一砖一瓦地往外淘,把人从砖下面救出来大概已经快到十点钟左右了。当时她已经没有知觉,身上青紫,然后把人使劲掐人中,把眼睛翻开,过了好久终于哼了一声。两个孩子一个当场没了,另一个也受伤了,几天后也永远离开了人世。当时,天还是倾盆大雨,一片汪洋,也无法送往医院救治,只好临时安排在亲属家暂住。”
  施达云老人接着说:“在亲属家住了大约一个星期,天气好了一点,我才被送到徐桥煤矿医院救治,大概过了一年时间身体才恢复。到现在天气不好的时候,身体还是有反应。现在想想,也算是命大!”
  两位老人所述说的,只是当时许多移民户的一个缩影!《花园乡志》记载:1959年3月,在境内安置花凉亭库区移民466户2134人。当时安置主要是采取本地居民迁让,移民集中安置在一个或相邻的几个村庄或分散插队的办法,移民户和迁让户的住房、土地均由境内统筹安排。
  其他移民又是什么情况呢?随后根据老人的介绍,来到了同兴村杨屋组,拜访了潘典明老人。潘典明老人现年80岁,在移民工作期间,担任大队会计。提及那段往事,老人沉默了很久之后说:不堪回首啊!我都想把那一段日子给忘记掉!
  潘典明的老家在原罗溪公社塔镇大队潘圩生产队,由于修筑水库大坝,水库水位上升,部分地势较低的地方居民被迫搬迁,开始移民。少量住房搬家到地势更高处,多数住房按照政府安排离开故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一般年轻一点的愿意走,年龄大一些的不愿意离开故土,直到水淹驱赶……
  移民以当时的生产队为单位,实行整队迁移。在迁移之前首先安排生产队长到落户的地方实地查看,当地规模比较小的生产队整体迁让。确定了定居的地方后开始实施搬迁。
  潘典明老人清楚地记得:1959年农历二月初一从老家出发,路上步行两天,初二到达花园现居地。
  老人向我们介绍说:从老家出发后,一路上所有行程均自行安排。那时候没有车辆,行李依靠肩挑手提。乡亲们结伴而行,路上饿了自己做饭。所以都带个小锅,休息的时候架上三块砖头,从周围拾点柴火然后就开始做饭。吃完饭又继续赶路。一路上途经朱家油坊、罗溪河、木桥、艾家湾、洪庙、余家博、腊树棵、龙山宫(注:地名根据老人口述,音译),到达岔路口天就基本上黑了。有的人去投亲靠友,条件好的找个旅馆,更多的人就在别人屋檐下铺上被子凑和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大家又结伴沿着高家坦、骑龙岗、横山桥、汪家山、刘家岭,然后各自到达自己的落户地点。
  据老人们回忆,当时移民到花园的移民户设了两个大队:杨桥大队和新屋大队,原来属于鸣山村的曹家上寨也接纳了部分移民户,因为在生产中受到当地居民的歧视,后来也划归新屋大队。直到1963年全部合并为杨桥大队。
  移民之初,政府考虑到移民户的基本生活,统一安排了移民费用划拨到花园人民公社,移民费标准为154.2元,扣除当地居民的房屋等费用77元,余下的由公社统筹安排使用。因为原房屋大多破旧,甚至无法居住,大约在1962年又对房屋进行了一次核查,按照每人0.7间,每户最多不超过7间,每间3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悠悠几十年,历史的一页终于翻了过去!
  历史的厚重我们当铭记,而当今的辉煌更让我们喜悦和振奋。  
      是啊,花凉亭水库如今已经成为造福众生的湖。灌溉,它使太、宿、望、怀四县百万亩良田旱涝无忧,粮食稳产高产;防洪,千年水魔今被降服,下游百姓从此得以安宁;养殖,曾经一网捕鱼达到五十万公斤,可谓名副其实的“大别山明珠”;旅游,除了愉悦心情、搞活经济,国家4A级名胜更提升了太湖的知名度;航运,山货源源变成商品,从这里走出山门,走向世界。
              1990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回到阔别64年的故乡,欣然提笔:
  老大始还乡,惊见人天尽换装。喜学舍工房,新兴穷镇,茂林佳橘,旧日荒岗。更雄心,三年五载熙湖,绿遍东西南北方。
  神驰远景无疆,尽尽情领受,千重山色,万顷波光。不教往事惹思量,任故宅水深千尺,抑又何伤。问还余几多光热,报我乡邦?
      我们想,那些当年库区的移民,如果他们重游故地,看到现在的变化,内心除了泛起深深的乡愁,也一定会像朴老一样感叹---
        任故宅水深千尺,抑又何伤!
发表于 2018-5-25 14:4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风落叶 于 2018-5-25 15:56 编辑

草儿版主了不起!沉下基层拜访,用真情亲吻了几代人移民搬迁重建所历经的沧桑。
来自: 微社区
发表于 2018-5-25 18:4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大的政策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具体到家家户户 个中滋味旁人怕是体会不到。库区移民,一点不夸张的说,是“共和国的功臣。”
才女不辞辛劳挖掘这些素材也是一份功德。再过一些年月亲历者会越来越少,隔代了就是传说。
版主不仅诗歌散文写的好,报告文学也写的这么好,真是了不起!佩服。学习了!
来自: 微社区
发表于 2018-5-25 21: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不错,有血有肉
发表于 2018-5-26 08:0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这样的文章,为才女点赞。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10:2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姜辣 发表于 2018-5-25 14:17
历史的印迹和当时生活的印记!

嗯,移民的沧桑史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10:2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姜辣 发表于 2018-5-25 14:18
委员辛苦了!从走访和完稿,付出了!赞!

多谢临贴,职责所在,不辛苦,问好坛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10:2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风落叶 发表于 2018-5-25 14:47
草儿版主了不起!沉下基层拜访,用真情亲吻了几代人移民搬迁重建所历经的沧桑。

多谢秋风版主提读,是啊,那段历史当铭记,遥握问安!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10:3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柳荫树下 发表于 2018-5-25 18:48
一个大的政策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具体到家家户户 个中滋味旁人怕是体会不到。库区移民,一点不夸张的说,是 ...

多谢查老师谬赞,是哦,那种苦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如今的辉煌,禅湖的知名度和上辈人无私付出是分不开的,为他们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10:3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姑剑方 发表于 2018-5-25 21:16
文章写得不错,有血有肉

多谢师父精华鼓励,问好师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仓论坛 ( 京ICP备03017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80号

GMT+8, 2024-3-28 20:44 , Processed in 0.0744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