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稻穗期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以稻瘟病和稻曲病为主的穗期病害在单季稻上将偏重发生,其中在感病品种和老病区将大发生。 二、主要依据: (1)田间菌源充足:稻瘟病近年来在我县重发频次高,叶瘟和穗颈瘟发生普遍,特别是粳、糯稻和两优系列杂交稻感病品种重发区域病穗率较高,田间菌源广泛存在,7月28—31号在山区和畈区普查,稻叶瘟平均病叶率0.3%,最高田块3%。稻曲病是我县水稻穗期常发性病害,常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去年秸秆还田面积比例大,有利于菌源的积累,菌源量积累较高。 (2)8月份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稻瘟病和稻曲病发生:受10号台风“海棠”影响,我县自7月31日开始连续下雨,据安庆市气象预报8月份降水较常年偏多,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8月上中旬主要为雷阵雨天气。8月上中旬的多次降水过程与单季稻破口、抽穗期吻合程度高,有利于穗期病害流行。 (3)寄主条件有利于发病: 我县主栽的两优系列杂交稻对稻瘟病、稻曲病抗性不强,特别是粳、糯稻易感稻瘟病。 三、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稻瘟病、稻曲病分别于水稻破口前3—5天、10—15天普遍预防1次,老病区及感病品种在齐穗后再防治1次。 (2)防治药剂: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唑、氟环·稻瘟灵、稻瘟灵、肟菌·戊唑醇、春雷霉素、咪鲜胺锰盐等。防治稻曲病选用噻呋·氟环唑、噻呋·嘧苷素、烯肟·戊唑醇、苯甲丙环唑、苯甲醚菌酯、戊唑醇、井冈腊芽菌等。 (3)注意事项:施药时要用准药量,加足水量,均匀喷雾。高温季节注意安全用药,施药时间应掌握在上午9点以前下午4点钟以后,确保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