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仓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回复: 16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请查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9 21: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基孔肯雅源自非洲坦桑尼亚土著语,意为“变得扭曲”——描绘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屈背的样子。本病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地理分布相关,主要流行于非洲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2: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基孔肯雅热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2: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伊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会在其体内繁殖(2~10天),之后带毒伊蚊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就会造成病毒的传播。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2: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2: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媒介有哪些?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也就是我们俗说的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花蚊子”主要孳生在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2: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感染后临床表现有哪些?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1~12天,多为3~7天。基孔肯雅病毒可对患者发动以下“三重攻击”: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烧袭击: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2: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皮疹:半数以上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2: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节剧痛:出现疼痛的部位主要是手腕、脚踝、手指、脚趾等小关节,可伴有全身性肌痛,疼痛特别剧烈。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22: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外出旅游,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暑期是外出旅游的高峰期,也是蚊媒活动的活跃期,要注意预防基孔肯雅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仓论坛 ( 京ICP备03017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80号

GMT+8, 2025-10-19 00:56 , Processed in 0.0656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