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仓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实施意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和招生规模。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推进优质普通高中集团化、多校区办学。深入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组织高校、优质普通高中托管帮扶薄弱县中。探索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以科学教育、国防教育等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办好综合高中。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办强高等教育

(八)优化高校结构布局。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校分类发展。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建设一批研究特色高校、行业特色高校、应用特色高校、技能特色高校,分类实施建设、管理、评价、支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加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力度,稳步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有序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改善基本办学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推动“双一流”建设提质扩量。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推动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加大“双一流”培育力度,“一校一策”推动省属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持续实施高峰学科建设行动,开展对标晋级。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体系和产业需求为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地”联合超前布局一批目录外学科专业,新设一批急需学科专业,优化一批传统专业,淘汰一批不适应发展需要的专业,服务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学科专业占比稳定在70%以上。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实施新工科建设行动,大力培育发展以新工科为主的工科高校,提升新工科专业占比。支持组建新工科建设研究中心、高校新工科建设联盟。面向产业急需布局建设一批卓越工程师学院、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实施新兴交叉学科“多跨协同”培育计划,打造一批“智能+”交叉专业群。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加快布局未来学科。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十一)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实施高校研发能力提升计划,有效支撑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企业在高校设立研发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建强安徽高等研究院。坚持校地联动、校企共建、校校合作,稳步扩大安徽高等研究院人才培养规模,推动“硕士—博士—博士后”贯通式培养,构建以实战实教、应用导向、市场检验为标志的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新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检验检测”新型转化孵化平台体系。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耦合供需,常态化开展成果转化路演。全面推行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符合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推动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持股平台公司。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推动高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支持行动。加强高校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建设。高校引进人才依规享受省级和所在地人才政策。充分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校友会平台作用,吸引更多校友回皖创新创业。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十五)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争取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实施“双高”“双优”建设计划。推动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到市县。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建成一批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县域产教融合体。深化校企“双主体”“双导师”育人,扩大订单式、学徒制、双元制培养规模,建成一批省级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技师学院、优质技工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20: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关键要素改革。加强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开展“3+2”五年制衔接培养。稳步扩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规模。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开设职业技术专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仓论坛 ( 京ICP备03017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80号

GMT+8, 2025-10-19 12:35 , Processed in 0.0643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