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仓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翟公堤:泽惠太湖七百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翟居仁(1308—1376),字信甫,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天历元年(1328)举戊辰恩科孝廉,后筮仕太湖县达鲁花赤(蒙古语,原意为掌印者,由成吉思汗在各级地方政府均设置一职,掌管军政、民政和司法,是地方各级的最高长官,在太湖县相当于县令。明朝以后,该官职被废除)。据《翟氏宗谱》及历代《太湖县志》详载,他于至正四年(1344)到任太湖。时值元末乱世,民生凋敝。每逢梅雨季节,太湖县东乡水患尤为酷烈,良田尽成泽国或盐碱荒滩。面对百姓的苦难,翟居仁审度地势,深知唯有筑堤束水,方能保田安民。遂于县东二三十里处,“筑堤障之”。此堤工程浩大,需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翟居仁以其清廉奉公凝聚民心,修堤期间,他躬身督导,与民同劳,不耗民财,此举深得民心。堤成之后,洪水驯服,终使长堤屹立于长河水滨。同时将河滨滩地开发为良田,进行围垦,斥卤之地重焕生机,形成“太湖粮仓”花园圩,面积1166公顷,是我县唯一的万亩圩。“民获以生,其泽溥矣。”百姓感念其再造之恩,遂将此堤尊称为“翟公堤”或“翟惠堤”。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翟氏宗谱》再载,翟居仁从元至正四年(1344)宰湖至二十七年(1367)。此时元廷内斗加剧,元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与名将扩廓帖木儿(俗称王保保)兵戈相向。翟居仁“闻太子夺扩廓军”,深感国事不可为,遂弃官欲归汴梁故里。然而,太湖百姓感其惠政,“攀辕不忍舍”。翟公亦深爱此地民风淳朴,最终选择卜居于太湖东乡翟家坦,终老于此,葬于司空山爬梳崖马玉坳下陶家坂。道教、道靖、道斌、道瑛等六子皆留居太湖,至今子孙繁衍有800余人。自元迄今计七百年间,凡论及太湖良吏,百姓无不首推翟居仁,其名亦荣列地方名宦祠,世代重祭。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正德续脉:府县协力护古堤

   斗转星移,近二百载光阴流逝。至明正德年间,古老的翟公堤历经风雨冲刷,渐显颓圮之象,部分堤段已然溃决。幸赖府郡县三位贤臣接力,古堤得以再现新气象。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时任安庆知府胡缵宗的《鸟鼠山人小集》卷十三里,开篇载有《翟公堤记》:“翟尹有功于堤,故以翟名堤。岁久堤决,堤人筑之,又从而榜之,不欲忘翟尹也。然筑之者,非堤人也。林郡丞、何郡倅、董县令也。林、何、董不欲堤人有忘翟尹也。督堤人以筑之,又从而记之。夫太湖之民赖于堤者众也。始有是堤也,民获以生,其泽溥矣;继有是堤也,民获以苏,其流长矣。翟也,有功于堤。林也、何也、董也,有功于翟,榜之是也,记之亦是也。翟曰居仁,汴人,元尹也;林曰有禄,莆田人;何曰景旸,信阳人;董曰昌,历城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德十四年(1519),安庆府同知林有禄、通判何景旸及新任太湖知县董昌,共同肩负起重修翟公堤的重任。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2014年福建省莆田市莆仙文化研究院编修的《莆田市名人志》记载。林有禄,字以贤,福建莆田人,弘治五年(1492)中福建乡试林文迪榜举人,时任安庆同知,乃忠勇果毅之士。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叛乱,兵围安庆城。都指挥佥事杨锐、安庆卫指挥使崔文守城西,安庆知府张文锦、林有禄军城北,何景旸、怀宁知县吴诰军东南。林有禄调度粮草,身先士卒,昼夜披甲守城十八日,为安庆保卫战立下大功。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景旸,字仲升,号西谷,河南信阳人,出身名门,正德十一年(1516)升任安庆通判。嘉靖《安庆府志》卷二十《宦迹传》载:“景旸在安庆恭而恕,能勤守以自持。尝掌太湖县,又有惠于太湖,故所至人怀之。”宁王朱宸濠谋反之时,兵围安庆旬月,何景旸与杨锐等固守安庆拒敌,“帅其子弟为士卒先,昼督饷夜督战,必胜之,气凛凛不休。”其弟何景明为人志操耿介,鄙视荣利,以“恭而恕”著称,为明弘治、正德年间文学流派“前七子”之一,以复古求革新,与李梦阳齐称文坛领袖。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昌,山东历城人,举人,正德十五年任太湖县令,直接督率百姓兴役。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裳,字元吉,山东安丘人,监生,时任太湖县丞。乾隆《太湖县志》卷之七“秩官志”载其“性严毅,人不敢犯,尝修翟公堤,民德之”,在工程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雅重儒术”,被太湖人誉为“丞之良者,裳为最”。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21: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次重修,意义非凡。他们不仅加固堤防,更在堤上树榜昭示,彰扬翟居仁的创始之功。胡缵宗在《翟公堤记》中深刻点明:“林、何、董不欲堤人有忘翟尹也。督堤人以筑之,又从而记之。” 正德十五年工程告竣,镌刻于石,记述翟公肇基之功与林、何、董重修之绩。此次重修不仅是对翟公堤物质形态的修复,更是对翟居仁勤政爱民精神的接续与礼赞,“继有是堤也,民获以苏,其流长矣。”这篇记文不仅为堤坝存史,更是在彰扬一种跨越时空的勤政、担当、利民、继往开来的为官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仓论坛 ( 京ICP备03017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80号

GMT+8, 2025-10-19 17:05 , Processed in 0.0645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