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仓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26|回复: 41

香茗山上话梅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9 2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慧冰 于 2013-1-13 21:56 编辑

昨天登香茗山,没有写游记,帖篇旧作,添点热闹。------何慧冰

                                                      香茗山上话梅福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类小人物,不是浪花而是奇峰。他们因为某种机缘浮出历史的水面,展露独特风采。
   西汉梅福就是其中十分耀眼的一位。他不但在我们太湖历史上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在中国历史中也经常被人所称道。

                            一个儒者

    梅福,字子真,安徽太湖人,一说是寿春人,生卒年不详。可能是梅福喜欢游玩的缘故,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踪迹。他是西汉成帝时人,距离今天有2000多年。本来是个学者,通晓《尚书》、《谷梁春秋》,为郡裹的文学,后来当上了南昌尉。他是个儒家学者。政治是他关心的中心。

    在历史上,梅福以其敢于向皇帝上书而留名。据史记载有两次上书汉成帝较有影响。
一次是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他与匡衡(就是凿壁偷光的那位)联名上书要求“封孔子世为汤后”。
    另一次是公元前14年,梅福又上表章,提醒皇帝应广揽贤士、虚心纳谏,并警惕权臣“势隆于君”。当时的汉成帝荒淫好色,外戚专权,梅福可能是预见到某种危险,所以才上书汉成帝,但皇帝根本没有采纳。梅福的奏章洋洋数千言,其中有“天下以言为戒,此国家之大患也”这样的警句,《资治通鉴》全文照转。足见司马光的重视。
这次上书是梅福命运的转折点。从此恶运缠身。今天读梅福的上书,仍然能感到文章中挟雷带电,壮怀激烈。有一段谏书直接批评成帝对“士”(知识分子)及对“外戚”(王氏王莽)的政策偏颇,令人心惊,亦可看出梅福的胆识及浩然正气。兹节录如下:
    ——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臣闻齐恒之时,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不逆,今臣所言,非特九九也。自阳朔以来,群臣皆承顺上旨,莫有执正,故京兆尹王章,面引廷争,戮及妻子,折直士之节,结谏臣之舌,天下以言为戒,此国之大患也。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方今君命犯而主威夺,外戚之权,日以益隆,陛下不见其形,愿察其景。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三倍春秋,水灾无与比数,阴盛阳微,金铁为飞,此何景也?亲戚之道,全之为上,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势凌于君,权隆于上,然后防之,亦无及已!
     以上这段话有三层含义,第一,说满朝皆谄媚之臣,正直如王章,因为据理力争,竟被砍头,并杀了王章的老婆及儿子,还有何人再敢开口?这是国家最大的隐患。第二,建始(年号)以来,灾异濒繁,这是阴盛阳衰的征兆,曲指后宫赵飞燕的乱政。第三,外戚应该妥善保全,共保富贵。而不是都授予重权,将来势大难制,凌驾于君权之上。再反过来防范,就太晚了。
    针砭时弊!没有非凡的勇气绝不敢为。成帝倒没有砍他的头,不过仍然是我行我素。梅福忧国忧民,以一县尉之微官上书朝廷,指陈政事,并讽刺王氏,但被朝廷一班人斥为“边部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梅福挂冠而去
后来历史进程果然被梅福言中了——外戚王莽专政,主柄日渐下移,眼看汉将不保了。王莽当然容不得看透他政治把戏的人,梅福可能就在其列了。危险渐渐逼来,于是梅福一夜之间抛妻撇子,一去不还。

                                    一个隐者

    梅福最初隐居于南昌城郊之南,今青云铺,常垂钓于湖。东汉时,他垂钓之处被称为梅湖,并建梅仙祠祀奉梅福。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 年),梅福料知王莽必篡政,乃隐居于南昌西郊飞鸿山学道,遁避尘世。后人赞赏梅福的高风亮节,将飞鸿山改称梅岭(即今国家级森林公园—梅岭),并立梅仙观、梅仙坛、梅尉宅以祀之。
 
    梅福曾在泰宁栖真岩炼丹修行,岩内至今保留其炼丹的石炉。

    公元8年,王莽篡位称帝,改国号曰新。梅福为逃避王莽的挟嫌追究,离家去了海昏(今江西永修县),后来又回到安徽太湖县香茗山隐居。
    香茗山在太湖县城东南20公里。山上奇石林立、石洞幽深、药圃天然、茂林修竹、清泉可口。是隐居的好去处。据考证梅福到香茗山有三点原因。一者,南昌县与太湖地域在西汉时同属九江郡,相距不算遥远;二者,香茗山不算名山,不容易暴露身份;三者,香茗山是梅福家乡所在,周围民风淳朴,风景优美,与“桃花源”相类,适合隐居修炼。

    今天,香茗山周围的老百姓,不管识字与否,都知道香茗山有个梅福庵和炼丹洞。可见梅福的影响巨大,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梅福庵早已倒塌无考,梅福炼丹洞坐落在小茗山北面黑洼沟约18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四周绿草如茵,花香四溢,云飞雾绕,险象环生。崖下松杉交错,既有林木之态,又有自然山水之貌。山与云、洞与花、险与奇,兼而有之,具有“怪石如龙盘古洞,好花挂壁迎神仙”之妙。入洞无路可走,须攀援藤蔓沿陡岩上方可进洞。洞口一石呈赤色,传是炼丹石。洞里至今丹灶、石案、石榻犹存。据说,梅福炼丹成功,羽化成仙去了;另一种说法,梅福后改名换姓去了会稽,做了吴门市卒。不知所终。兹录几首古诗为证:
唐·高适《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徊。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北宋·黄庭坚《隐梅福处》

  吴门不作南昌尉,上疏归来朝市空。

  笑拂岩花问尘世,故人子是国师公。

陆游《胸次郁郁偶取枯笔作狂草遂成长句》

  酒隐人间六十年,晚途敛版自伤怜。

  庄周聊寄漆园吏,梅福终为吴市仙。

  方外酒徒盟尚在,囊中剑术老当传。

    此心郁屈何由豁,聊遣龙蛇落蜀牋。

    后人崇奉梅福气节,南宋绍兴二年(1132),高宗赐封梅福为“吏隐真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在南昌西湖南岸建造吏隐亭,又名梅仙亭,民国十九年(1930)重修,并立石碑,与孺子亭对峙。

                               一个仙家

    小茗山北坡有一道山梁全是石崖,绝壁上有一石洞系梅福炼丹之所,传说分亩岭附近的蛇形地,有个农民有天到小茗山砍柴,天突然下雨,他慌慌忙忙爬进石洞避雨,见到洞内炉火通红,一位白发长髯老者正在烧炉炼丹,看着看着,老翁见他看得入神,随手拿把扇子叫他把炉子扇几下。他便给老翁扇了一会炉子,雨停了,便挑着柴回家,走到村边,村里人十分惊异,问他为何三日不归。他于是恍然大悟,向村里人说明原委,并邀几个好奇的人复上山寻找此洞,但满山云雾,再也找不到炼丹洞了。

发表于 2012-12-9 2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长不少见识!谢何主席惠赐大作!拜读!
发表于 2012-12-10 1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何主席,这篇值得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2-12-10 11: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小镇(宁波鄞州横溪镇)也有个大梅山,史料记载:梅福因僻王莽之乱,弃家求仙,曾隐居大梅山,自称“吴门市翠”,现遗迹隐约可考。此后又因大梅法常在大梅山创立了保福寺、护禅寺使本区域成为禅宗嫡传系统的发祥地之一。

哪个史料为真?晕了~:lol
发表于 2012-12-10 11: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发表于 2012-12-10 12: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的神密,无缘入仙镜,此作加深了我们对炼丹洞的了解
发表于 2012-12-10 14: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何主席大作, 增加了对香茗山的神秘感。如果把这些人文和自然有机结合起来,很有开发价值。
发表于 2012-12-10 15: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大作。:victory:
发表于 2012-12-10 18: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何主席大作!
发表于 2012-12-10 18: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写西涂 于 2012-12-10 18:57 编辑
云上波涛 发表于 2012-12-10 11:35

这个好解释:梅福为逃避朝庭追杀,在香茗山留下成仙的假象,隐姓埋名,远遁浙江。王莽政权很快倒台,梅福又可公开身份。当地人仰慕梅福,将其隐居地叫大梅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新仓论坛 ( 京ICP备03017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80号

GMT+8, 2024-5-8 23:51 , Processed in 0.0700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